内容来自用户:xflzxzh
“虽然笔者很反对《水浒》的其他阴谋论之说,但是关于梁中书提拔杨志押送生辰纲的事却真的是一个阴谋。大家可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,继续往下看。一、现在不是战争阶段,又不是用人之际,外无强敌,内无叛乱,梁中书为什么要提拔杨志,难道是慧眼识真的伯乐?二、作为新到的人员,押送生辰纲这么重要的任务,梁中书把它交给新人杨志去办,他能放心吗?其他想立功的心腹能甘心吗?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,叫托塔天王 晁盖,得悉权臣 蔡京 的女婿,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,便由吴用设计,约集了阮氏 兄弟,入云龙公孙胜等共计七人,在黄泥岗上用蒙 汗 药麻 翻了杨志,劫了生辰纲,投奔了 梁山。
杨志丢了生辰纲,不能回去交差,后来与鲁智深会合,占了二龙山落草。
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押送,一路急行,防范甚严,导致随行押送人员苦不堪言。 在路经黄泥岗时路遇一批贩枣客人,后又有一人贩酒而来,贩枣客买一桶酒,在付钱时发生纠纷,又有人偷喝了另一桶是的半瓢,再有人偷喝未成被贩酒人擒住。杨志见属下口渴难耐就容许他们买下了剩下的酒 ,喝下后却发现药发作了。原来这是这群贩枣客就是晁盖、吴用等人假扮的,贩酒客则是白胜所扮。这条智取生辰纲的计策是吴用提出的,原先两桶酒皆为好酒,他们先喝一通引诱杨志等人。后来第一贩枣客人偷喝是为了让杨志不能动,第二人偷喝时则乘机在瓢中放了药,因偷喝未果所以药进入了剩下的酒中。所以杨志等人喝时就中了药倒地,尽失生辰纲。
因为杨志是忠良(杨家将)的后代,所以他不可能反朝廷,只能将他逼上绝路,他才能离开朝廷,才能为后面的上梁山打下铺垫;另外若不智取,以杨志的人品武功,宁肯战死,也不会屈服,若清醒,那几个“取”生辰纲的又有谁能是他的对手,不死几个又怎能夺得生辰纲,那他们将会成为冤家对头,今后也不会走到一起去,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也就不够了。
1.提出有他说的算
他说停就停说走就走.
2.士兵扮成百姓,
3.白天赶路。
4.不允许士兵太随便~~!!
(1)杨志在"人家渐少"之后,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(由原来的"五更起身日中歇息"改为"辰牌起身申时便歇")。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,也要保全生.辰纲,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.袭。六月正午,恐怕歹.人也不愿活动。
(2)即使在光天化日下,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,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,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。
(3)杨志"催促"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,表明他选择了连强.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,以此来保护生.辰纲。
(4)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,发现刘唐顿生疑心,唯恐白胜酒中有蒙.汗药